膠東在線7月28日訊(通訊員 王丹 尹佳佳) 萬第鎮是煙臺萊陽市乃至整個膠東黨組織建立和發展的源頭,涌現出“赤山營”這樣的典型集體和像唐和恩式的支前英雄,是膠東農村第一個黨員、第一個縣委和中心縣委、煙臺市農村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地。近年來,萬第鎮通過創新載體,創新形式,創新業態,切實增強紅色旅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成功叫響紅色文化品牌。
萬第鎮水口村距離萊陽城區約20公里,這里因四面環山、富水河從中流過而得名,因點燃膠東革命烈火而聞名,這里承載著萊陽厚重的歷史。
近日,記者走進水口村,重溫那些不平凡的往事,重拾紅色記憶。
穿過狹窄的胡同,走進中共萊陽縣委遺址,掛在墻上的一幅幅刊板映入眼簾,膠東農村第一個共產黨員宋海艇,革命英雄宋玉桂、張靜源……一個個名字,一段段文字,一張張照片,曾經的炮火連天和先輩們的赤誠初心霎時都迎面而來。
“我們村是一個老革命村,自古以來就有‘膠東半島莫斯科’之稱。膠東的第一個農民黨員出在我們村里,萊陽第一個縣委和中心縣委也都是在我們村成立的。”講起那些年的故事,身為水口村村民的宋賢廷倍感自豪,“村里有這個紀念館很有意義,近幾年來省、地區、縣里的各個單位都來參觀學習,咱們一代代的,不能忘了革命先輩的浴血奮戰,要把這個光榮傳統傳承下去。”
作為中共萊陽縣委遺址,水口村通過創新載體進一步發展紅色旅游,籌建了紅色文化展示中心。站在村內向東眺望,山頂60米高的塔式火炬,莊嚴肅穆、氣勢宏偉。這是水口村是紅色文化展示中心的標志性建筑,每逢七一等重要節日,人們紛紛來此處重溫紅色記憶,緬懷革命先烈。
面對游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如何提升紅色旅游吸引力?近年來,萬第鎮將紅色旅游與綠色、古色相融合,打造復合型旅游產品、線路。該鎮高卓村黨支部合作社結合電影《車輪滾滾》原型唐和恩的事跡,在合作社的山地上建起紅色教育基地,再現高和恩半年轉戰4省共27個縣、70多個村鎮,行程4000多里的艱苦支前之路,讓大家在具體實踐中感受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如今,教育基地已經成為萬第鎮鎮“紅色”名片之一。一個個喜人的成果展示了這個鎮著力打造紅色基因傳承高地、紅色傳統教育基地、紅色文化旅游圣地的決心,也為傳承優良革命傳統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