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陸健嚴紅楓光明日報通訊員王蕊
“謝謝你們!”2月13日,96歲的陸奶奶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之江院區治愈出院。坐在輪椅上的老奶奶頭發花白,精神不錯,笑盈盈地用寧波方言跟醫護人員致謝、道別。
96歲的老人從轉院至浙大一院到出院僅用了3天時間,她是如何被迅速救治的呢?
陸奶奶長期腿腳不便,生活需要人照顧。大女兒去參加了一個聚會,就把她的另一個女兒感染上了。兩個女兒回家來照顧老人,結果導致足不出戶的老人也感染上了新冠肺炎。
2月5日,因出現發熱、呼吸急促等癥狀,陸奶奶被家人送進寧波當地一家醫院住院治療了3天。因為年齡實在有些大,而且血氧飽和度不穩定,2月10日她被轉送到浙大一院之江院區治療。
“陸奶奶轉來的時候發熱、咳嗽、呼吸急促,肺部病灶比較明顯,核酸檢測是陽性。還好她體質還行,除了高血壓,沒有其他基礎疾病。”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說,經過專家團隊評估后,陸奶奶被送入了重癥病房。
畢竟老人年事已高,在治療時,浙大一院的醫護人員也非常擔心,“年紀偏大的患者一般都帶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他們的治療難度在于治療用藥上必須慎之又慎,不僅要兼顧新冠肺炎的藥,還要兼顧老年慢性病的藥,需要詳細研究這些藥物之間相互的作用,每種藥的代謝途徑是否會互相干涉而導致最終療效有所差別。”盛吉芳說。
通過浙大一院多學科團隊的精準評估,老人只要能度過48個小時,病情不加重并穩定下來,就有治愈的希望。在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每時每刻都在觀察陸奶奶的狀態。“目前新冠肺炎治療沒有特效藥,抵抗力對于患者而言很重要,而老年病人通常抵抗力都較弱。”盛吉芳介紹,針對這些情況,浙大一院的臨床藥師每天都會參與到討論中,協助制定個體化、綜合化的治療方案,讓老年患者慢慢恢復。
治療過程中雖然險象環生,好在陸奶奶本身基礎疾病并不多,只有輕微高血壓,心態也非常好,經過抗病毒治療,適當使用激素,同時進行高流量吸氧等,病情逐漸好轉,病毒核酸檢測連續兩次陰性,氧飽和度好轉,肺CT吸收好轉,體溫正常,經專家組評估,達到了出院標準。
讓治療團隊印象特別深的是,這位老奶奶的心態特別好。他們說,心理因素也會影響病人康復。陸奶奶到醫院后,從來沒有抱怨過什么人什么事,耐受性也很好。在重癥監護室時,就是積極配合治療,然后有時間就睡覺。良好的心態讓她康復得也快,出院時,她還精神很好地跟醫護人員說“謝謝”。
每一個高齡病人的治療,都是一場防控“阻擊戰”。“很多高齡患者本身就有基礎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心功能不全等,身體的代謝能力下降,治療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從重癥變為危重癥,浙大一院對這些患者尤其關注,每天重點進行討論,將各個‘惡性點’踩住,控制病情發展,目前收治的高齡患者情況都較為穩定。”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介紹。
專家表示,老年患者的治療,要兼顧多方面,比如用藥要綜合考慮治療新冠肺炎用藥和慢性病用藥的作用關系。老年患者本身免疫力下降,在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對癥治療并依靠自己的抵抗力慢慢恢復,與病魔打阻擊戰。
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年齡普遍偏高,且大多數都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對治療造成了很大難度。浙大一院之江院區收治的患者中,90歲以上的有4例,80歲以上的有七八例。其中不乏一些本身就存在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的患者,給治療產生很大的阻礙。但是團隊通過多學科聯合會診,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目前取得了不錯的療效。
在浙大一院之江院區治療的新冠肺炎高齡患者,除了高流量氧療、控制炎癥因子風暴、抗病毒治療外,還要結合免疫調節、改善腸道微生態等進行治療。此外,還要鼓勵他們咳嗽、咳痰,在這樣一系列手段的支持下,這位96歲的老人在轉院后48小時內病情沒有繼續惡化,這就給治療提供了一個積極信號。
梁廷波表示:“這位96歲的病人是浙江年齡最大的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她的治愈出院,給醫護人員帶來了信心,給社會帶來了信心,讓大家明白:高齡病人如果精心治療,嚴密防守,就有希望。”
《光明日報》( 2020年05月11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