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陽法院:織密“十張法網” 助力縣域法治
【政法工作煙臺行】社會發展,法治護航。一個公平正義的法治社會,是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近日,“政法工作煙臺行”系列活動啟動。煙臺市委政法委組織新聞媒體深入各縣市區、政法單位進行采訪報道,展示全市政法系統今年以來的亮點。膠東在線進行全程報道及微直播,帶您走進煙臺政法單位、了解煙臺政法工作、聆聽法治煙臺新聲音。
膠東在線8月27日訊(記者 張婕 實習記者 張韶芮) 24日上午,“政法工作煙臺行”活動開啟海陽站,記者走進海陽市人民法院,深入了解“法網工程”相關工作。
為推動縣域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海陽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于今年啟動實施“法網工程”,共建立了法治宣傳網、村居解紛網、司法服務網、多元調解網、調解培訓網、司法建議網、類案推送網、示范訴訟網、糾紛排查網、司法協動網“十大網絡”。
“法網工程力求讓司法與執法、普法、學法、守法、用法互動共贏。通過委托律師成功調解案件,就是‘法網工程’中的其中一網,也就是多元調解網。我們依托訴訟服務中心打造‘解紛服務超市’,引入律師調解、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等法律服務資源,為群眾提供多元化糾紛解決服務,讓更多矛盾糾紛通過非訴訟方式解決。”海陽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王石剛介紹道。
其中,在織密法治宣傳網中,海陽法院以法庭審理、訴訟服務、司法公開、法院文化宣傳、法官說法等多種載體和方式,提高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打造具有地方影響力的法治宣傳教育品牌。堅持普法從娃娃抓起、向基層延伸、向精準邁進,實施“天平潤苗”工程,定期到學校開展法治教育宣傳活動,切實加強對青少年的法治保護和教育引導。開展“送法進社區、進村莊、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協會、進軍營等法律N進”線下普法活動,積極營造“普法、學法、守法、用法、執法、司法”的濃厚氛圍,大力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為強化普法宣傳教育工作,海陽法院設置了普法宣傳區,并懸掛了訴前鑒定須知、訴訟風險告知等普法刊板,放置了法律書籍,供當事人閱覽。除向當事人宣傳法律外,還宣傳法院工作和法官事跡,強化司法公開力度,讓當事人對法院工作有全方位的了解。海陽法院還配置了一臺觸摸一體機,當事人通過簡單的點擊操作,即可了解法院簡介、風險提示、法院網站等內容,查看庭審直播、裁判文書等信息,以這種自助、便民的宣傳方式,進一步揭開法院面紗,拉近法院與群眾的距離。
在織密多元調解網方面,全市18個鎮區街道,每個鎮區街道均有一名班子成員和3名法官或法官助理作為法治聯絡員,同鎮區街道一級、二級網格員強化協作,共同做好所聯系鎮區街道的訴源治理工作。每名法治聯絡員均制作了“法網工程”聯系卡,在走訪鎮區街道時隨身攜帶并發放,對于一二級網格員反饋的問題,嚴格落實首接負責、跟蹤落實、及時回復的工作要求,超前提供法律服務,努力完成提出司法建議、指導人民調解、多元化解糾紛、開展普法宣傳等“法網工程”工作任務。
海陽法院同海陽市委政法委、海陽市司法局聯合制定了《進一步完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深入推進訴源治理工作意見(試行)》,凝聚多部門多元化解力量,打造“黨政主導、綜治協調、源頭防范、訴非聯解、多元共治、司法保障”的基層解紛模式。在糾紛進入法院后,對于相鄰關系、土地承包、婚姻家庭、民間借貸、健康權等適合三級調解網絡員(村級服務助理)調解的特定案件,由海陽法院一級網格員(訴訟服務中心法官/助理)依托“分調裁審”平臺,將案件網上推送至鎮級綜治中心二級網格員(鎮街司法所主任),由綜治中心繼續分流至三級調解網絡員進行調解。對于不適宜三級網格員調解的案件,則分流至訴前調解程序,由駐法院人民調解員或委托、委派行業調解組織、專業調解組織調解。
在織密司法建議網方面,海陽法院堅持以典型案例、司法建議、規范性文件等形式釋法明規,及時發送調解組織,適宜公開的及時向社會公開。積極指導市場主體完善爭議解決機制,加強與銀行、保險等行業的溝通協作,在格式化合同中約定仲裁、送達地址等條款。今年以來,海陽法院已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20余條。
海陽市人民法院院長張玉濤介紹稱,今后海陽法院將把“法網工程”作為參與社會治理的切入點,實現多網交織、多措并舉、多元共治,力求以法網助推法治,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法律服務和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