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
烏什縣城西40公里的廣闊戈壁上,矗立著一座我國境內現存的萬里長城西端最尾部的烽火臺——別迭里烽燧。距此不遠處,就是別迭里烽燧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一座烽燧,一處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彰顯著中華文明的傳承發展。
千年絲路,文脈悠悠。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四大文明在這里交融匯聚,中華文明在這里傳承發展。
近年來,我區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以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扎實做好文物保護、研究闡釋、活化利用等,助推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讓中華文化通過實物實景實事充分展現、直抵人心。
別迭里烽燧。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保護第一 賡續文脈
10月的交河故城,秋高氣爽,不少游客在景區游覽參觀。而在故城崖體東側,一支文物保護專業團隊正緊張有序地加固、修繕崖體。
交河故城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一個重要見證。近年來,國家文物局、自治區及吐魯番市不斷加大對交河故城的保護力度,先后投入資金1.3億元,有針對性、分片區、分層次推進交河故城遺址維修加固工作。“目前,交河故城城址上的兩處居民院落已修繕90%,崖體東側保護修繕進行一半,今年年底要完成總工程量的80%,明年5月中旬交河故城保護修繕(第五期)工程結項。”交河故城文物管理所所長王建東說。
交河故城。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摸清新疆文物家底;著力推進西域都護府遺址群、北庭故城、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樓蘭古城等重點遺址保護加固、展示利用等項目落地實施;繼續推動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集中打造庫車市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我區始終堅持“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堅持高位推動,多措并舉,切實保護好老祖宗留下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
公元前60年,西漢在輪臺設立西域都護府,標志著新疆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圍繞“西漢西域都護府”這一歷史文化地標,輪臺縣建設了西域都護府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西域都護府博物館)項目。“項目總投資約1.7億元,目前主體施工已完成。建成后,將用于收藏、保存、保護、研究、展示卓爾庫特古城、奎玉克協海爾古城遺址等考古成果,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輪臺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朱艷玲說。
今年年初,烏什縣發生7.1級地震,別迭里烽燧受地震破壞較大。“我們將這一情況上報后,自治區組織兩批專家組進行調查,同時積極申請國家專項資金。8月份,相關專家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烽燧搶險加固,將之恢復到了地震之前的面貌。”烏什縣博物館館長林彥飛說。
科技賦能 文物激“活”
“準備好,我們現在一起穿越千年走進佛寺。”在高昌回鶻佛寺遺址博物館講解員的引導下,游客站立在5D沉浸式體驗區,數字屏幕里展現出完整的寺院、逼真的佛像和精美壁畫。曾經莊嚴肅穆的高昌回鶻佛寺在世人面前重現光彩,數字技術給文化遺產賦予了新的生命。
吐魯番博物館展示的館藏文物數字化成果。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2013年,北庭故城遺址被列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這是新疆首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核心區域占地5000畝,北庭高昌回鶻佛寺遺址博物館和絲綢之路北庭故城遺址博物館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兩個博物館采用全息投影、VR展示、微縮模型、數字化復原、互動魔法墻等多種手段,呈現了遺址全貌及出土的重要文物。可以說,考古研究為博物館建設提供了支撐,數字技術激活了文化遺產活力。”北庭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鄭莉說。
尉犁絲綢之路·長城文化博物館結合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讓觀眾多角度沉浸式體驗各類長城景觀,充分感受中國長城文化的博大精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物館沉浸式數字流動博物館體驗區,參觀者戴上VR眼鏡,瞬間置身于蒼茫大漠,可暢游克孜爾尕哈烽燧、克孜爾石窟、蘇巴什佛寺等世界文化遺產;龜茲魏晉古墓遺址博物館結合全息劇場、裸眼3D、沉浸漫步劇場、全景聲數字聲場等數字多媒體形式,為觀眾帶來了新奇的參觀體驗……我區各地博物館不斷豐富展示內容和展陳方式,推動文物活化利用。
今年“十一”假期,哈密市博物館單日游客量最高達7627人次,累計接待游客3.7萬人次,創歷史新高。“我們不斷加大和推動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打造了沉浸式數字體驗廳,對展覽和文物進行了數字化改造和展示,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滿足各族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哈密市博物館館長嚴楓說。今年上半年,該博物館成功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文旅創新 底蘊盡顯
“這里一巷一居一路都是風景,文化探訪路上有石窟臨摹壁畫,龜茲小巷有壁畫掛燈,還有精彩的龜茲樂舞表演,真不愧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0月6日,在庫車老城旅游的江蘇游客王藝馨說。
保護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保護成果的轉化。2012年,庫車市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2023年,庫車市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名單,成為全疆首個示范區創建縣市。近年來,庫車市著力打造龜茲世界文化遺產旅游目的地,先后實施了魏晉古墓遺址博物館、清代城墻遺址保護修繕、龜茲文化數字展示中心等重點項目。
“借助文旅融合發展新機遇,今年我們打造了龜茲小巷、花帽巷、門巴扎、文化探訪路等打卡點,開展‘拯救老屋’行動,同時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千年庫車老城煥發出新的活力,吸引了大量游客來庫車觸摸歷史脈搏,感受老城魅力。”庫車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高賢志說。
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為人們提供更為豐富的文化和旅游場景、產品和服務供給,讓人們獲得更為多彩的精神生活體驗。新疆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有效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同時,用好用活文物和文化遺產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游、文化遺產旅游、研學旅游等,使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
小朋友在新疆博物館體驗互動游戲。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賈春霞攝
新疆博物館的“文物+演繹+文創”創新博物館資源活化利用項目,被選入國家文物局的2023年度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名單。這個項目的核心是沉浸式創意體驗舞臺劇《千年之語》,它以館藏文物中的龜茲石窟壁畫、小河公主等為原型創作,實現了文化遺產與智慧旅游的結合。
自2023年4月建成開放以來,別迭里烽燧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館)已累計接待游客16萬人次。烏什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曉燕介紹,該公園(館)包括文化公園和文化館,游客不僅可以全面了解厚重的中國長城文化,還能看到當地諸多歷史文化遺存,“我們將繼續挖掘遺址歷史文化底蘊,實現歷史遺址保護和功能開發完美嫁接,使這里成為集旅游觀光、接受歷史文化熏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打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