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原創】
(文字/韓彤彤 視頻/孫志文)
“2013年,我們村的村民開始養殖南美白對蝦。到2019年,全村的純收入大概在1100萬左右。”三合村坐落于濱州市博興縣喬莊鎮,這個小村莊以養殖蝦為主要經營項目,家家戶戶有蝦池。
據三合村黨支部書記李志中介紹,喬莊鎮養蝦總面積可達32000多畝,自2013年起,三合村正式加入養蝦隊伍,“不愁沒有銷路,我們的客戶遍布全國各地,青島、東三省、北京、河南等城市的客戶都來買我們的蝦。”
靠養殖南美白對蝦,喬莊鎮三合村的村民迎來了紅紅火火的好日子。同樣位于濱州,在離喬莊鎮不遠的呂藝鎮發揮地理優勢,坐擁萬畝林場,通過對周邊農民進行專業培訓,實現農民職業化,每年帶動就業1000多人次。
戶戶養蝦致富 全村純收入過千萬
在售出一輪南美白對蝦后,喬莊鎮三合村村民張響國又將新一批蝦苗投放進蝦池里。養蝦是個精細活兒,需要每隔四個小時喂一次。蝦苗對生存環境要求較高,出蝦前,養殖戶很少與外界接觸,出入都會清潔消毒。
“以前我們這里種棉花,收入不高,后來把鹽堿地開發起來,大家養上南美白對蝦后,收入很可觀,差不多一個蝦池可以收入兩萬左右。”據張響國介紹,他們家養了三個蝦池,一年純收入大概在五六萬左右。
“我們村是從2013年開始養蝦的,全村都在養。到2019年,我們村的純收入大概在1100萬元。”三合村黨支部書記李志中表示,村里的蝦從來不愁沒有銷路,到了出蝦的節點,很多客戶都會主動找上門,“青島、北京、河南、東三省……現在我們的蝦基本上能銷往全國各地。”
喬莊鎮養蝦總面積可達32000多畝,為了讓養殖戶們擁有更先進的養蝦經驗,喬莊鎮定期會舉行相關培訓。此外,為了保證蝦的銷路,鎮里多方尋找銷售渠道,幫養殖戶建立起合作橋梁。“喬莊鎮擁有優秀的黃河水資源和自然環境,水質潔凈,水溫適中,PH值適宜,蝦肉味質細嫩,營養價值高。”喬莊鎮漁業工作組組長王清濤表示,喬莊鎮的南美白對蝦是國家農業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受到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喜愛。
萬畝林場帶動就業 實現農民職業化
在濱州市博興縣,如果說喬莊鎮以養殖南美白對蝦聞名,那呂藝鎮則擁有千畝林場這一令人贊嘆的景觀。
位于呂藝鎮的博華農業林場現有4萬畝優質園林苗木培育基地,涵蓋百余種樹種180余萬株綠化苗木,每年可實現6000多萬銷售產值。
“我們的苗木產品以大壯苗、藝術造型苗、容器斷根苗為主要方向,主要栽植白蠟、海棠、國槐、法桐、絲棉木、櫸樹、樸樹、紫葉李、北欒、金葉榆、金枝槐等苗木品種。業務覆蓋華北、西北、華東等北方多個城市。”據山東博華高效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卓越運營管理部經理郭體健介紹,此前,林場是一片鹽堿地,種植糧食產量不高。在呂藝鎮的推動下,博華農業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將農民手中的地流轉過來,統一種植高附加值的景觀苗木,既養護了土地,也讓農民多了一份收入。
與此同時,博華農業在進行專業培訓后,為農民提供相關崗位,實現農民職業化。據統計,每年約提供農民固定崗位300多個,臨時用工1000多人次。
鹽堿地變聚寶盆 攜手齊奔共富路
從“看河吃飯”到“靠河致富”,喬莊鎮的養殖戶在產量和效益的雙重增長下,生活越過越好。同樣的,背靠萬畝林場,呂藝鎮的農民不僅增加了收入,同時通過職業化道路完成脫貧致富。
無論是喬莊鎮,還是呂藝鎮,這些欣欣向榮的景象都是濱州市博興縣實現共富路的縮影。
村村有產業,戶戶能增收。近年來,濱州市博興縣依托當地優勢,抓牢產業發展,探索創新共富模式,帶領人民群眾拓寬致富之路。
從喬莊鎮和呂藝鎮的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到,濱州市各鄉鎮以土地和產業為抓手,借助本地資源稟賦,打好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升質量“組合拳”,著力推動村集體破解發展難題,持續鞏固拓展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果。
鎮域經濟“新引擎”正在激活,鄉村振興的“共富路”已顯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