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持家,勤學不輟——這是我們鎮東店村懸掛的家風家訓門牌。這座村子還被大家稱為‘博士村’,先后培養出7名博士生、22名碩士生、46名本科生。進門讀家訓,出門傳家風。一塊小小的門牌,展示家庭家風的同時,也時刻提醒家庭成員牢記、傳承優良家風家訓。”9月8日上午,山東省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教育基地——禹城市梁家鎮黨風家風展館,講解員邢逸茜正向游客進行講解。
依托梁家鎮黨風家風展館等文化教育陣地,禹城市以家風建設為抓手,不斷深化移風易俗。禹城市婦聯成立博士媽媽志愿宣講隊伍,深入全市村莊、社區開展宣講,通過分享家風傳承心得和家庭教育經驗,帶動更多家庭樹立家庭文明新風尚。
“我們堅持將家風建設與推進移風易俗相結合,在全社會倡導婚事新辦、孝敬老人、勤儉節約等良好風尚,發動家庭成員共同抵制不良風氣,反對人情攀比、鋪張浪費,助力現代文明理念落地扎根。”禹城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吳境軒說。
家風相連成民風,家風建設是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東各地把家風建設有機融入移風易俗工作,加強家教家風建設,帶動培育文明風尚。
“珍惜碗中米,勤儉身上衣”“男兒有志在四方,你在邊疆護國防,為家有好兒郎而倍感欣慰”……在萊州市金倉街道倉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手寫家書展示欄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是我們村2016年設立的,邀請村里的‘五好家庭’成員以家書的形式分享家庭和諧幸福的經驗,目前展示了56個家庭的家書。”倉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管理員楊偉迪說。
楊偉迪介紹,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村里開展了“立家訓 樹家風 曬家書”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活動,全村160余戶家庭積極參與。金倉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工作人員趙鑫鑫說,金倉街道將繼續把“家訓除陋習 家書傳新風”的理念傳播到家家戶戶,不斷提升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讓鄉風文明落地生根、遍地開花。
淄博市淄川區龍泉鎮臺頭村村民司書明在結婚當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村規民約》《美德健康60道》。“這是村委會主任馮珂叔送來的,書中的內容是教我們如何經營好自己的家庭,如何更好地和長輩相處。”司書明說。
據了解,淄川區持續深入開展家風村風行風建設,在修訂村規民約時,把整治大操大辦、高額彩禮等納入其中,制定《淄川文明、信用、新風30條》、編寫《美德健康60道》,并依托“明理胡同”等宣講陣地,大力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講,扎實推動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持續養成。
(大眾日報記者 劉一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