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尚柯伶 呂夢想)“現在我們將花邊圖紙置于圓盤形草墊上,然后把大頭針扎在圖紙網格上來固定編結的位置,然后再將小棒槌上的棉線拉出固定在圖紙的部位上。拿穩棒槌,根據圖案形狀,以別針為支點,將棉線進行扭絞、纏結編織成花邊就可以啦!”近日,在所城里“煙臺剪紙”館內,十幾對木質棒槌在非遺傳承人鄒漢珍手中飛舞交織,巧手翻覆間,一件精美的花邊作品就呈現出來,玲瓏剔透,花樣新穎。
近日,山東工商學院“紅繪青春,非遺促振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10名大學生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走進棒槌花邊技藝學習課堂,零距離向煙臺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鄒漢珍學習和調研。
(圖為鄒漢珍老師演示編織技法。通訊員 孫銘嬌攝)
據了解,棒槌花邊是一種源于歐洲的傳統民間編制手工藝,19世紀末傳入中國,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歷史。在古代,歐洲民間曾以魚骨為別針,扎在墊子上,然后以羊腳骨為繞線管,所制成的花邊稱為骨花邊,后來又稱繞線管花邊。由于繞線管傳入我國后被當地俗稱為棒槌,“棒槌花邊”這一名稱就延伸而來。
百余年來,棒槌花邊也由單工種發展到花邊與扣鎖拼鑲、花邊與刁平繡、扣眼結合的不同規格的品種,產品暢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棒槌花邊不僅是高檔的日用裝飾品,也是精美的藝術欣賞品,其花邊臺布、茶幾布、餐布、床蓋等做工精細、美麗雅致。在棒槌花邊技藝學習課堂上,鄒漢珍展示了裝裱好的花邊作品。這些花邊作品顏色不一,造型各異,有騰云駕霧的龍、抓耳撓腮的猴以及各種各樣的充滿中式風格的作品。
“棒槌花邊的設計講究形神兼備,它一般取材于傳統的文化元素,比如各種龍紋和云紋以及各類鱗紋。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現代元素也開始融入到設計當中來。”鄒漢珍說,“花邊棒槌的圖案設計并不難,最主要的是將畫印在格子紙上并添加各種圖解,圖解就像說明書一樣,指導你下一步往哪里織,編織幾下。”
(圖為實踐隊員在指導下學習棒槌花邊技藝 通訊員 孫銘嬌攝)
“通過鄒漢珍老師的手把手教學,我學會了兩邊線、密龍、辮子、稀布、密布等多種織法,而且還學會了里插針、外插針,現在可以自己獨立編織了。”山東工商學院“紅繪青春,非遺促振興”社會實踐團隊隊員呂夢想興奮地說,“在老師的指導下,我也能夠駕馭起頭和結尾,能夠根據所畫的圖樣,織出成品。”
織花邊不僅考驗技術,也考驗耐心,要耐得住性子,一坐一整天一般只能織十幾公分見方大小的一塊,如果針法細密和圖案復雜,還需更長時間。沒有耐性和不細心的人,做不出致密挺括的精品。“在實踐中研學非遺很有意義,青年大學生不僅磨煉了耐性與毅力,而且主動承擔起傳承非遺的社會責任。”“紅繪青春,非遺促振興”社會實踐團隊隊員孫銘嬌介紹,非遺背后的歷史故事、傳承人的故事都吸引著學生們去探索,相信也會有更多的青春力量加入到非遺的傳承中去。
(圖為實踐隊員相互交流編織技法 通訊員孫銘嬌攝)
“非遺來自民間,體現了人民群眾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帶領青年大學生學習非遺,就是要激發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讓非遺活起來、活下去”社會實踐團隊帶隊老師尚柯伶表示,要鼓勵新時代的大學生,在學習非遺的同時,更要開動腦筋,善用互聯網平臺,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非遺,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傳承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