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田野,生機勃勃,雨水時節的春耕一線熱鬧起來。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引導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作為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適度規模經營已成為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汶上土地流轉率接近八成,大規模的農田誰來種?怎么種?增產的秘密在哪里?2月19日,記者帶著問題來到汶上縣郭倉鎮,跟著種糧大戶王金華干了一天農活。
□本報記者王浩奇
本報通訊員張 明郭 瑾
突突突——2月19日一早,汶上縣郭倉鎮毛坦村的麥田里熱鬧了起來,兩臺大型施肥機喝著“號子”穿梭于青翠之間,打破了一冬的寧靜。“一臺機器一天能干150畝,還剩1000畝地,3天就能把返青肥施完!”高高的駕駛座上,44歲的種糧大戶王金華手握方向盤,向坐在車輪護板上的記者介紹,“從前包地3個人合伙種300畝地,天天累得爬不起來,現在我一人輕松打理4000多畝地,離不開種地理念的轉變。”
2006年,常年在外干建筑工的王金華回村當起了種糧大戶。“依著老思想,累死累活一年下來,小麥畝產只有1200斤,‘一麥一棒’兩季畝收入只有400元。”真正讓王金華轉變思想的是職業農民培訓,“一年下來,至少參加6次政府、企業組織的高素質職業農民培訓活動,還能定期到農廣校函授學習,平時也能通過手機上網自學,全部免費。”通過不斷接觸新知識、新思想,王金華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種地在走向適度規模化和機械化的過程中,同時要實現從勞動力密集型向規范化、程序化轉變。
2015年前后,汶上當地出現了“為種糧大戶打工”的第三方農業服務公司。和很多大戶一樣,王金華把土地托管給了濟寧大糧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耕、種、防、收、儲等各環節全流程都有專業人士、現代機械參與,很省心!”如今,他也成了濟寧大糧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的員工,種好自己1600畝地的同時,還為公司管理著2800多畝地。
“小麥在0℃以下處于冬眠狀態,是不生長的。開春以后,氣溫漸漸升高到0℃以上,小麥起身返青,是施返青肥壯苗的關鍵節點。”日上三竿,記者隨王金華來到郭倉鎮楊寺村的一方地塊。他蹲下身子隨手薅了一把麥苗捻了起來,“你看這就是‘三葉一心’,小麥越冬的最佳狀態。如果播種較早或播種后氣溫過高,麥苗長勢過盛就很容易受凍。”
王金華講得頭頭是道,全然看不出是個只有初中學歷的農民。他說,種糧講究“看天看地看溫度”,他每天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天氣預報,再決定這一天干什么農活,“如果溫度達到0℃以上就能打藥,5℃以上效果更好。”
當天下午,王金華駕駛小轎車繼續“下地”干活,來到位于郭倉村的地塊時,看氣溫升高到9℃,便一個電話調來兩臺自走式噴藥機,開始進行除草作業。“像以前那樣自己背著噴霧器,一天最多打個20畝地的場景很少見了。這兩臺噴藥機臂長12米,一天能噴500多畝,不但效率高,藥也打得均勻。”說是干活,他腳上連土都沒沾,只是站在地頭認真記著農機加藥次數,“一壺藥打300畝,不重不漏,到角到邊,多了少了都不行。”
“土地高度集約化,也為統防統治奠定了基礎。”王金華說,原來土地是一家一戶地種,你家早打幾天他家晚打幾天,拖拖拉拉半個月都打不完,病蟲害此起彼伏。現在大家基本上統一行動,全鎮4萬多畝地,3天就能集中打完,病蟲害很難傳播擴散。除此之外,麥種包衣這一環節也對抑制病蟲害有明顯作用,同時還能大大減少農藥使用量。基于一系列科學防治技術,原來麥地里常有的蚜蟲、吸漿蟲等病蟲害,近幾年幾乎消失了。
規范化種地,效果如何?郭倉鎮宋村一處麥田給出了答案——一邊麥苗濃綠緊湊,另一邊卻干黃稀疏,對比明顯。“受去年11月下旬寒潮天氣影響,疊加越冬以來多次強冷空氣,一些小戶種植的麥子發生了凍害,很可能減產20%。”王金華分析說,他這邊長勢較好基本沒受影響,關鍵就在于進行了鎮壓和冬灌這兩個重要環節。
“苗情不錯,豐收在望。”夜幕降臨,王金華沿著麥壟邊走邊數,“一般情況下,麥子能跟上壟,畝穗數在45萬株以上,每株分蘗2—3個,就能保證產量。”這幾年,土地整合帶來的“減壟增地”效果也非常明顯,1畝地原來只能種8分,現在能種1畝。良種配上寬幅播種、播后鎮壓、統防統治等良方,去年,王金華的小麥畝產達到了1500斤,比2007年時增收300斤。今年增收,他依然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