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5日,長期居住在雞鳴山社區的外籍人士合影,慶祝小年。 董易鑫 攝
中新網義烏12月2日電(董易鑫)“我們打算把小吃街改造成世界美食集市。未來,游客、市民可以在這里品嘗到阿拉伯烤肉、土耳其冰激凌、韓國紫菜包飯等多國美食。”浙江義烏江東街道雞鳴山社區黨委書記何文君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
義烏被稱為“世界小商品之都”,吸引了不少外商常駐。因為距義烏國際商貿城較近,當地雞鳴山社區居住著來自74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位外籍人士。“與世界對話”的場景,在這座小社區不斷上演。
2022年1月25日,長期居住在雞鳴山社區的外籍人士到達該社區居民劉樟根(左二)家樓下拜年。 董易鑫 攝
國際化服務吸引外商“留步”
從2003年雞鳴山社區成立起,工作人員每年都會走訪居民、收集民意。學中文是“洋居民”呼聲最高的需求,社區漢語班應運而生,截至目前已有近萬名外籍學生“畢業”。
“那年我12歲,是漢語班年紀最小的學生,同班同學大部分都是各個國家的商人,大家白天跑市場、做生意,晚上來學語言。”來自阿富汗的麗娜說,她的父親在義烏從事外貿采購近20年,眼看生意越做越好,2017年年底便把一家人接來團聚。
“逢年過節,我們還會組織外籍居民參與中國傳統文化體驗活動。”雞鳴山社區黨委副書記經菁介紹,相關活動已連續舉辦6年,活動形式也從最初的貼對聯、看春晚拓展到匯集各國美食的“國際年夜飯”、中秋“下午茶”等。
雞鳴山社區漢語班交流學習現場。 麗娜 供圖
隨著義烏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更多在義烏站穩腳跟的外商將家人接來義烏,生活需求也隨之升級。
麗娜的兩個弟弟在義烏上學、妹妹在這里出生、爸爸工作、媽媽負責照料家庭,涉及的大事、小事幾乎都能在社區辦理。
“在多個部門的對接聯動下,外籍居民在社區里就能辦的事越來越多。”何文君告訴記者,社區的境外人員服務中心站點可以受理外國人簽證申請、提供涉外法律咨詢;借助雞鳴山未來社區智慧服務平臺,包括申請境外人員電子商友卡在內的56個日常事項還可以掌上辦理,一鍵咨詢。
據悉,該平臺未來還將細化優化創業、涉外服務等場景應用。社區未來鄰里中心日前完成審批,建成后將提供更多國際化服務。
雞鳴山未來社區智慧服務平臺。 董易鑫 攝
中外居民并肩“對話世界”
雞鳴山社區與居民的關系是“雙向奔赴”。近年來,越來越多外籍居民和中國居民一起加入志愿者團隊,共享社區服務的同時共促社區發展。
高中畢業后,麗娜加入志愿服務團隊。“我們會一起宣傳垃圾分類的知識,也會和工作人員一起入戶檢查鄰居家里的消防設備。有些居民聽不懂中文,我就會幫忙翻譯。”她說。
被稱為“國際老娘舅”的伊朗籍商人哈米(中)參與社區矛盾調解。 王剛 攝
“大家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擁有不同的語言和文化,有摩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同樣面孔的人做‘中間人’,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社區從事“以外調外”工作10余年、被稱為“國際老娘舅”的伊朗籍商人哈米說。
近年來,義烏市場出口、進口、轉口并重,形成了一個輻射海內外的市場網絡、物流網絡和產業合作網絡。在此背景下,雞鳴山社區漢語班延續出了更多可能,人們不僅僅在這里學習中文,還開始學習不同國家的語言,以便抓住更多商機。
雞鳴山社區掌上服務平臺。 董易鑫 攝
比如,隨著義烏市場出現越來越多的阿拉伯國家商人,以及開往西班牙的“義新歐”中歐班列運輸更加便利,社區及漢語班“畢業生”開始組織興趣小組,學習阿拉伯語、西班牙語。
雞鳴山社區社工祝燕芬說,此前,在旅居西班牙數十年的中國志愿者、精通西班牙語的外籍居民牽頭下,社區的西語角已成立,報名人數越來越多。“我跟著西語角學習,有時候幫著做一些教材翻譯工作。技多不壓身,以后可能還會組織更多國家語言的交流。”
麗娜的父親之前僅從事阿富汗往來義烏的外貿生意。幾年前,他從義烏前往俄羅斯了解當地市場需求,為以后參與義烏商品銷往俄羅斯、俄羅斯商品銷往阿富汗的貿易做準備。
“義烏的商品很多,物流越來越方便。既然全世界的人在這里做生意,我們也可以在這里試著接全世界的訂單。”麗娜說,目前她就讀于浙江海洋大學的商務英語專業,也是為以后從事外貿相關工作做準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