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 溫競華)南極大陸上長年積雪形成的冰層叫做冰蓋,南極冰蓋表面融化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因子。科技部27日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1999年至2019年,南極冰蓋表面融化顯著,融化面積達263.4萬平方公里,約占南極冰蓋總面積的19%。
該報告聚焦“南極冰蓋變化”“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全球城市擴展與土地覆蓋變化”3個專題開展遙感監測與分析。其中“南極冰蓋變化”是今年首次拓展的專題方向。
報告指出,融化多分布于南極冰蓋邊緣及南極半島地區,且呈增加趨勢。南極半島融化最為劇烈,且冬季焚風事件的增加和異常環流現象造成了融化趨勢增強。預測未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將會繼續增加,尤其在西南極和南極半島地區,對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將變得顯著。
南極大陸上的冰蓋在重力作用下發生流動,漂浮在海上的部分被稱為冰架。報告顯示,2005年以來,南極冰架年均崩解面積3411.4平方公里,年均崩解質量7711億噸。南極大型冰架持續向外擴張,崩解頻次較低;而分布于南極半島、西南極和東南極威爾克斯地的中小型冰架退縮顯著,崩解頻繁,是南極冰架崩解的主要貢獻者。冰架底部融化加劇、冰蓋表面融化加速和海冰減少使得崩解呈現明顯加劇趨勢,大氣和海洋的增暖是其主要驅動因素。
“冰架是南極冰蓋物質損失最敏感的區域。冰架的崩解是自然現象,但全球升溫使冰架崩解速度加快,間接導致更多冰蓋流向海洋,引起海平面上升。所以全球升溫大背景下,冰架崩解加速,必然會引起海平面上升!薄澳蠘O冰蓋變化”專題報告編委會執行主任、武漢大學王澤民教授說。
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主任王琦安說,該專題基于多源遙感數據,分析了南極冰蓋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鵝棲息地分布的時空變化特征及其之間的關聯性,揭示了其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對于進一步研究南極冰蓋穩定性及全球氣候變化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